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正文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迎评促建】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评建工作篇

作者:王竹  发布时间:2025-04-26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教督〔20211)和《“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总体计划》(教督〔202236号)的要求,学校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第第二种评估。为方便学院师生快速了解和熟悉审核评估的基本内涵,准确理解与掌握审核评估的规范要求,推出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1-2025年)应知应会-评建工作篇。

一、学校在新一轮审核评估中选择哪一类型参评?

学校选择评估类型:第二类第二种,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

二、学校如何做好评估整改工作?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整改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学校要认真梳理研究专家提出的问题以及自评自建查摆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原因,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一是及时总结评估工作。学校要在评估后召开专题会议,对评估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对标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建立整改问题台账,明确整改任务、措施、时间表以及预期国标和成效等。

二是建立评估整改工作机制。学校应建立整改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整改。整改工作重在长效机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要扎扎实实整改,不能书面整改、虚假整改。建立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定期对整改工作进行督查,持续追踪整改进展,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三是按时提交《整改报告》原则上,学校要在评估结束后两年内完成整改任务并提交《整改报告》,系统、全面、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针对需要整改的问题清单逐项分析整改情况,包含整改前后核心数据对比等。

三、学校如何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抓手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新一轮审核评估以立德树人为思想统领,强调高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全方位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一是强化认识,明确立德树人中心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二是强化基础,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立德树人完整、全面地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服务体制、资源保障条件等都要围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来谋划和建设;三是强化制度,建立立德树人“负面清单”,健全学校党委、行政定期研究立德树人工作制度,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机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筹推进,从体制机制层面建立健全立德树人“实举措”,形成培养目标一致、职责分工合理、育人合力显著的立德树人工作格局。

四、学校如何用好“3+3”报告等常态数据资源?

新一轮审核评估注重常态数据资源的挖掘和使用,依托教育部评估中心“国家数据平台”和学生发展中心“就业数据平台”,形成《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即“3+3”报告)。此外,学校编制公布的近三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也是评估的必备材料。

“3+3”报告分别从教学监测数据和就业监测数据、学生和教师体验调查问卷、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问卷的角度对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提供评价参考,为学校自我评价、判断和改革提供多元视角,是审核评估的重要依据,也可以成为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高度重视常态数据资源的累积和利用,通过评估,建立起“3+3”报告等常态化资源的累积、分析和使用机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差距,深挖学校“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短板和弱项,找准整改方向,精准发力,持续改进,不断累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纵深发展。

五、学校须重点关注的“红线”“底线”要求有哪些?

新一轮审核评估对标国家基本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规定,在指标体系中设置“红线”和“底线”要求,体现国家对所有参评学校的刚性约束。在定性指标中,通过增设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方面的立德树人“负面清单”,关注高校办学“红线”。

在定量指标中,通过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办学条件、学生发展与支持服务方面的要求等“统一必选项”,列出了办学“底线”标准,其中第一类评估16个,第二类评估17个。

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

六、学校的评建工作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校评建工作分为:宣传发动阶段、自评自建阶段、预评改进阶段、线上评估阶段、专家进校考察阶段、整改与提高阶段。

七、学校如何准备新一轮审核评估相关材料?

学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审核评估,坚持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准备以下评估相关材料:

一是基本材料。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上轮评估整改情况说明》(首评型高校为《合格评估整改说明》)、近三年学校教学质量报告等应该作为评估的基本材料上传至评估系统,不能等到专家需要时再临时提交。整改成效应该有明确的支撑。

二是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基础材料,是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证据”,包括课程大纲、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践等过程性与终结性材料。教学档案按高校日常管理规定存放,无需做特殊的整理,应保证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在审核评估期间按要求上传,切忌突击整理和弄虚作假。

三是支撑材料。《自评报告》等评估材料中的所有结论,应有充足的数据和事实支撑,不能只有结论,没有事实陈述和证明支撑。支撑材料是指用于支撑或证明《自评报告》等所述内容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教学资料、学生学习档案、各类记录性材料、合作协议或其他佐证材料等。支撑材料以高校教学档案为基础,与教学档案有交叉的部分无需单独整理,按要求上传至评估系统,或提供材料索引以方便专家查找、审阅。

四是引导性材料。主要包括高校职能部门、教学机构、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单位等材料,教学活动安排和人员目录如校历、课程表、教师名单、学生名单等。

八、学校在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环节需要做哪些工作?

线上评估基本流程包括:线上评估开始前,参评学校与项目管理员对接,明确学校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系统测试等)。依据评估方案要求,在评估系统中提交基本材料、自评材料及其他材料等。线上评估开始后,专家主要进行材料研读,线上调阅材料、在线访谈座谈、听课看课等。参评学校根据专家评估工作需要提供相关材料,落实访谈座谈、听课看课安排,组织相关人员按时参加访谈座谈。

线上评估是否听课、调阅学生试卷和论文,由专家组视学校已有常态信息化条件和工作需要与学校协商确定。如参评学校具备或部分具备线上听课、调阅的条件,则为专家组提供有条件的课程、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的清单,以便专家组进行线上听课、调阅活动。

入校评估基本流程包括:入校评估前,专家组组长与参评学校协商入校考察时间、天数、环节和重点考察内容等,参评学校提出是否召开评估说明会(评估第一天)。准备好自评材料、专家案头材料等,协助安排专家组成员交通与住宿、做好经费预算等。入校评估期间,参评学校根据专家评估考察任务,配合做好听课、访谈、调阅等安排,与专家组商定是否召开专家意见交流会(最后一天)。入校评估结束后,专家组成员离校,参评学校协助做好经费决算、入校评估材料整理等工作。

九、教学单位在审核评估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1)做好专家线上/线下访谈准备。各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教学、学生工作领导,教研室主任等要熟悉学校《自评报告》内容,作好专家访谈准备与预案,在访谈中认真、准确回答专家所提出的问题。

(2)做好汇报材料准备工作。做好教学单位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汇报PPT,具体内容包括:学院概况、学院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与成效、特色项目。汇报材料要对学校办学定位与目标、人才培养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等起到支撑作用,涉及的数据必须与《自评报告》数据一致。

(3)做好专家调阅材料的准备与提交工作。认真准备并快捷报送审核评估专家调阅的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重要备查材料。

(4)做好宣传展示工作。结合自身特色适度做好本单位迎评宣传展示工作,优化教学单位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做好学院网页内容的更新,充分展示本单位的建设风貌、育人成就和教学特色。

(5)做好座谈会组织与安排工作。积极主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及专项工作组,做好做细各类座谈会的组织安排工作。

(6)做好常规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严格遵守教学和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学风建设和管理,确保教师和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参与到审核评估之中。

十、职能部门在线上评估及专家现场考察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1)做好专家线上/线下访谈准备。部门负责人要熟悉学校《自评报告》内容,作好专家访谈准备,在访谈中认真、准确回答专家所提出的问题。

(2)做好汇报材料准备工作。汇报材料具体内容包括:部门基本情况、围绕教学中心工作、“三全育人”,做好配合与服务工作总结,汇报材料涉及的数据须与《自评报告》数据一致。部门工作如何与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如何支持、服务本科教学工作,效果如何,工作成效要紧扣审核评估方案,充分挖掘和展示亮点。

(3)做好专家调阅材料的准备与提交工作。负责准备并能及时提供专家调阅的材料,并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

(4)做好宣传展示工作。做好部门网页的更新,充分展示部门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成效。